此前,不少卖家发现Listing搜索结果页面开始显示浏览量以及销量,为此有关亚马逊或“淘宝化”的猜测一时甚嚣尘上。继3月份开始亚马逊打破惯例搜索前台的销量浏览量直接显示以来,小编这两天使用手机端搜索几个类目的关键词时,发现亚马逊的搜索结果页面出现了新的改动。
在产品主图的左下角,新增了一个放大镜按钮,点击后会弹出一个名为“More Like This”(更多相似)的搜索框。
在这个搜索框内,亚马逊系统会推荐与当前产品款式相近的其他产品,而且搜索结果是可以下拉查看更多的同类商品。目前该功能是测试阶段,只发现手机端版面有改动,电脑端页面仍然没有变动。
这一按钮的功能与淘宝的“找同款”非常相似,让人联想到外媒报道的亚马逊最近挖到了一支来自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这个改动与亚马逊先前测试的展示销量和浏览量功能相结合,在Temu低价倒逼下,这些变动进一步显示了亚马逊在努力向“淘宝化”方向迈进。
倘若这一“找同款”功能全面投入运营,将会对卖家销售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一些卖家提出了以下猜测:
1. 颠覆传统的流量配置
此前亚马逊的展示位置较多,但是基本都是在关键词的搜索界面和Listing的展示页面,而这个新出的右拉框,是系统推荐的一个完全崭新的模块。当顾客被吸引而进入该新板块后,很可能会放弃浏览搜索结果页的其他产品,导致不少原本属于其他展示页面的流量被抢夺。
2. 搜索展示次页及以后的产品流量减少
亚马逊相关数据显示,顾客的点击率绝大部分集中在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首页,第二页只占了不到20%,往后则大幅递减。而这个该功能推荐的结果比较精准,因此顾客往后翻页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导致首页以后的产品流量可能会越来越少。
3. 价格内卷加剧
该卖家使用该功能后发现,现系统推荐的产品较之自行搜索的产品更为精准,而当顾客进入系统推荐框时,就会对框内产品的价格、Ratings等等因素进行对比,因此这个精准找同款的功能也可能会加剧同类卖家之间的价格内卷。
有卖家反映,实际上从6月初该功能便已悄悄出现了,并且搜索出来的产品很大部分是亚马自营产品或是亚马逊支持的品牌产品。客观而言,这一新功能有利于消费者在相似的商品中进行系统化比较,货比三家选择最实惠的产品。
如果卖家的商品契合需求,那么这一变化则有利于流量获取。通过合理的产品定位和标签分类,在“找同款”页面展示,可以增加产品曝光率,吸引更多的流量。然而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于同类产品的比价思维进一步增强,因此产品品质与价格等因素就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价格内卷将进一步加剧,但另一方面,这也激励卖家注重产品差异化,打造更丰富多元化的品牌。
目前,这个新功能的类目还比较有限,未来的发展如何还不确定。然而,对于卖家们来说,他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个新功能的发展,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但可以看到,近期亚马逊频繁对搜索展示页进行测试整改,后续很可能会有更多变动。
毕竟,亚马逊的突破举措往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卖家们不能忽视这个新功能可能带来的变化。而对于卖家而言,千篇一律的铺货时代早已过去,价格内卷也绝非长久之计,想要保持长期竞争力,唯有向精品化方向靠拢。
Copyright ©2015-2025 Shenzhen 1981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