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Industry News Back to list



亚马逊本周热点新闻

Date: 2022-05-31

    据美国新闻报道,亚马逊刚刚投资了9个新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这些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国家,包含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亚马逊称,凭借这些投资,该公司目前是欧洲更大的可再生能源买家,可再生能源产能超过250万千瓦。


    2020 年开始,亚马逊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买家。亚马逊一直在持续投资可再生能源,最近公布了遍布世界各地的 37 个新项目。借助这些新项目,可再生能源组合的功率将从 12.2 千瓦提高至 15.7 千瓦,增加近 30%。


    目前,亚马逊共有 310 个可再生能源项目,遍布全球 19 个国家/地区,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项目 134 个,屋顶太阳能项目 176 个。一旦投入运营,这 310 个项目带来的可再生能源产能预计每年可达 42,000 千瓦时,每年的电力产出完全能够满足 390 万个美国家庭的供电需求。


    这些项目产生的无碳能源每年还可帮助减免 1730 万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美国超过 370 万辆汽车的年排放量。对可再生能源的继续投资,对于环境,生态及可持续发展有利无害。之后的许多业务可以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向新能源时代提前进发。


    亚马逊CEO在评论这一新闻及其跟The Climate Pledge计划的关系时说道:“亚马逊将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作为其履行气候承诺的努力的一部分,我们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通过这九个新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我们已经宣布了全球206个可再生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我们现在是欧洲和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买家。我们的许多业务已经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预计到2025年,亚马逊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这比我们最初的2030年目标提前了5年。”


    德国包装法注册

    近期,亚马逊再发公告,要求亚马逊德国站的卖家执行德国最新包装法。


亚马逊代运营


    对于包装,您需要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合规信息页面提交注册号(LUCID 号)来证明您符合亚马逊的要求。时间截至 2022 年 6 月 14 日。为了满足将于 2022 年 7 月 1 日生效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法律的要求,亚马逊将于 2022 年 6 月 15 日起开始屏蔽不符合的商品。


    如果您无法向亚马逊证明您符合要求,会怎么样?


    自 2022 年 7 月 1 日起,亚马逊将有法定义务检查您是否履行了您在德国的义务,如果您未履行相关义务,我们将停售您不符合要求的商品。


    自 2022 年 6 月 15 日起,亚马逊将开始针对使用一级包装(即商品包装)和/或二级包装(即配送包装,包括亚马逊物流包装)的所有商品屏蔽不符合要求的商品。因此,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合规信息页面提交注册号(LUCID 号)的截止日期是 2022 年 6 月 14 日。


    1. 什么是德国包装法?


    VerpackG全称Verpackungsgesetz, 德国包装法。德国新包装法(VerpackG) 于2019年1月生效。该法是基于《欧盟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的最新修订,要求商家必须注册包装法,并且申报预售产品的包装材料、种类和重量,否则产品将无法在德国入库或销售。


    2. 谁适用于德国包装法?


    首次将包装材料投放市场的公司都有义务注册登记,基本上,任何向德国消费者销售实物商品的卖家都要遵守。


    3. 哪些产品要执行德国包装法?


    纸皮、塑料、玻璃、黑色金属、饮料盒包装、其它复合包装等。提交注册后卖家需要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合规信息页面提交注册号(LUCID 号)来证明您符合亚马逊的要求,显示有效则成功。

    一九八一科技专业从事亚马逊运营、指导以及美国海外仓服务,打造一站式跨境贸易,拥有成熟规范的运营流程和专业过硬的技术功底以及丰富的站外推广资源。助力亚马逊全球开店

Services Hotline
+86-400-777-1981

Shenzhen: 2203-06, Building B, Huihai Plaza, Longhua
Hangzhou: Building C, IX-WORK Building, Binjiang, Hangzhou
Deyang: R&D Building, Sichu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eyang
USA: 250 W Tasman Dr, Ste100, San Jose, CA 95134

Consultation by WeChat Consultation by WeChat

Copyright ©2015-2025 Shenzhen 1981 Technology Co., Ltd.